合理对智斗番的影响
我们在评价一个番水平和得分时,常常会不约而同的引入一个评价因素——合理程度。合理程度是所有评价因素的基底,是一切作品设置达到其目的所避无可避的一个话题。当剧情不合理的时候讨论人物刻画,探讨主旨立意是没有意义的,就如同没有人会信疯子为你讲述国家治理。
合理又称逻辑自洽,自圆其说,但小说、漫画等作品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虚拟,所以我们在此探讨的合理与现实生活的合理是不太一样的。比如:左脚踏右脚合理吗?人会魔法合理吗?不合理,这是现实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宽容一些,拟订一个标准,当作者给出自己的作品设定时,无论有多么离奇,多么不可能实现,都是合理的。这也是观看此类作品观众的共识。
【资料图】
然而,这个宽容程度并不是无限的。我们把上面的例子改一改。a会左脚踏右脚上天,但是在爬山的过程中被b推下了悬崖,所以a帅死了;a会魔法,但在打杀父仇人b的时候一直用拳头打人,然后被b一个魔法打死了。亦或者上述情况合理吗?
恐怕大多数人看这剧情会觉得不舒服吧。可见并不是作者说发生了什么那就一定合理。作者说设定时,可以不在乎任何逻辑,但设了什么,就要对什么设定负责,一旦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在合理程度这一评分标准上可能表现就不那么好看了。但仅知道这一个例子,似乎不是很全面,我们再改一改上述的例子。
a文首设定会左脚踩右脚,被b推下悬崖,还是摔死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是a年幼时还得了恐高症,在悬崖环境中左脚踩右脚就失效了;a会魔法,克服重重险阻后对b重拳出击,不用魔法,最终被打死了怎么回事呢?原来还有这么个叫魔力无效石的东西,抑制了a魔法。
是不是隐隐有些说不上来的别扭感?这是作者利用了“设定随意发挥”的特性,通过立新设定为原本不合理的情节打上补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及时抢救合理性。当然,弊端也显而易见,毫无铺垫的设定往往带来“强行圆”的出戏感,繁重的设定会为后续情节的合理性带来更多麻烦,并对其他评价因素造成负面影响。
合理是一个大概念,在真实作品的表现中远远不会像上述例子那般简单,所以我们需要做具体化,分类化,才能做出准确评价。
怎么分类呢?不必费脑筋,先有的作品归类已经非常完善了,我们只需要直接拿过来用就好,那我们可以对jojo系列作出一个简单分类,智斗、战斗、亲情、友情、热血、监狱……好啦,这下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分类评价啦。
不过,我相信上面的分类里肯定有一个非常扎眼的标签——战斗。这是因为荒木的一句话“jojo是智斗番,讨论战斗是没有意义的。”
战斗的合理性是否没有讨论的意义?这个问题比较敏感,我想这应该交给观众评价,战斗元素讨论热度高,那就说明有意义,反对呼声更高,那就说明没有意义。不过荒木应该也不是那种教读者怎么读书的人,他想表达的应该是,智斗元素才是本番的核心元素,评价本番好坏应该以此元素的成败为主。
不过,智斗元素才是最难以合理、最考验作者功底的元素。毕竟作者是很难比大多数读者都聪明的,在信息对等,权能一致的情况下,作者是否能正面击败读者,想出更优秀的办法,这才是智斗要素成功与否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降智”评价的出现,是智斗元素的失败的标准宣告,标明读者已经击败作者了。
但难不意味着做不到,最合格最经典的案例是三体。三体的主角和我们有一样的信息,观众从开书第一页就可以推出最后的大底牌,整部作品没有对这两个基本原则动手修改、删除、增添过,主角和读者一起想办法,解决危机,当然也没有什么降智的空间。那么观众有没有想出解决危机的办法呢?
这就是合理智斗的魅力了。
你知道我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