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8日焦点图
2月16日,南横高速沙坪河特大桥最后一节梁段完成浇筑,顺利合龙。该大桥位于横州市新福镇沙坪河段,跨越正在建设的平陆运河主航道,是平陆运河项目开工后,首座采用18米净空控制高度建设的大桥,预计今年9月竣工。图为大桥合龙全貌。莫卫华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14日,红水河畔,风急云低,碧波荡漾的河面显现出沉稳开阔的气象。“来桂航道工程完成了,我们更放心地推进作业区建设。来宾内河航道交通的未来,一片光明!”广西来宾中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一级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兆波说。他口中的来桂航道工程,是指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升来宾至桂平航道等级。同时,来桂航道工程的完工也让内河建大港、通大船成为可能,推动来宾港航建设开启新篇章。顺流而下,兴宾港区、武宣港区,以及象州港区,各作业区码头建设大干快上。图为位于武宣港区的华润水泥专用码头。胡佳坤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春风和煦,公园景区里盛开的花随手一拍都美成了屏保。这其中,开满一树的玉兰花,带来了浓烈的春天的气息,成为街头巷尾最美的风景。在南湖公园的大树盆景园东西两侧209株玉兰和二乔玉兰,如今正吐露芬芳,相继绽放,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赏。图为恬静幽然的玉兰花。记者 宋延康 摄(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2月16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平乡板六村寨脉屯种植的山樱花迎春绽放,粉色美景吸引游客前往观赏拍摄。近年来,三江县大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抓好乡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等硬件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侗乡农旅融合发展。通讯员 龚普康 梁秀明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2月15日,湿地公园管理处监测人员开展监测时发现,在一群白鹭中间赫然站立着一只黑色的大鸟,那便是彩鹮。它鸟喙似弯刀,体形修长,羽毛呈栗紫色,在阳光照射下散发金属光泽,且羽色会随着光照的角度改变,十分艳丽。据悉,1934年,动物学家黄寿振先生在《浙江鸟类之调查》一文中记载宁波有一只彩鹮标本,此后70多年,中国再也没有彩鹮的任何记录。按照国际学界标准,1个物种在野外50年没有观察到,就被视为野外灭绝。因此,一些专家提出彩鹮在中国已经绝迹的说法。图为出现在北海的彩鹮。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供图(南国早报客户端)
2月16日、17日,南宁土拍市场再传捷报。位于西乡塘区和青秀区的两幅地块,先后以954万元和2800万元被拍下,或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及工业建筑。图为GC2023-006地块区。记者 苏华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继南宁三街两巷一、二期建成,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启动之后,水街旧改也在加紧步伐。近日,威宁联合体中标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该项目由人民路、解放路、江北大道、醒汉街、水街围合而成,总建筑面积60925.37平方米,工程建设投资额约20.94亿元。2月17日,记者获悉,水街目前已经整体完成征拆,除两处文保单位外,其余将会以三街两巷、中山路为模板,延续岭南建筑风格的同时,融入疍家民居风格进行重建。未来的水街将以建新如旧的特色,重新向广大市民开放。图为水街重建后的概念图。华蓝设计集团供图(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月16日,2023年广西春耕生产现场会在博白县拉开帷幕。机械化育秧、插秧机、直播机、无人机等农业科技齐上阵,开启新一年的春耕,守护粮食安全。图为无人机正在给稻田播种。记者 张文卉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2月17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举行“广西山歌传习基地”授牌仪式。近年来,该校大力开展“传统山歌进校园”主题活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艺术经典,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记者 徐天保 摄(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月17日,柳州市召开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通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全面部署今后工作目标。发言中,列举了详实的数字,梳理了许多工作亮点。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也许对这些数字没有概念,但是通过自家孩子的读书情况,真切地感受到柳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图为学校为给不同学情的孩子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记者 巴方 摄(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每日焦点图由广西新闻网综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