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你开车的时候,会看手机么?
来源:平安北京
2023-01-31 08:07:1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少人对分心驾驶感触良多
“有时候过马路是能看到有一些司机瞟着手机在开车,还是挺危险的。” “最典型的就是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大家很容易看手机,然后就会导致红灯变绿灯了之后,车还在那停着。” “有时候可能打个电话,然后前边有个行人,反应确实会慢。经常就看到路上有些车可能突然走着走着偏了,然后你一看玩手机或者打电话呢。之前我自己还碰见过一个,就是我正常走着,那个车突然就贴过来了,后来按了一下喇叭他就回去了,我看他就是在那看手机。” 据统计,85%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人不遵守规则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镇胜指出:“研究表明,开车接打手机导致交通事故的风险比通常情况高4倍,追尾概率增加1倍,注意力下降37%、刹车反应慢19%。事故往往都在“分心”的一瞬间发生。” 魏镇胜:“分心驾驶是真正产生交通事故的最主要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时速如果在100公里,车在行驶,司机没有看到目前的情况,两秒钟可能就跑出去五六十米的距离,就属于盲开,极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如果及时有效采取措施,交通事故会大幅度下降。” 抓拍分心,加大整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三项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镇胜表示,由于早期的技术条件有限,对分心驾驶的处罚存在取证难题。随着技术的进步,解决了对分心驾驶违法的取证认定。 魏镇胜: “现在具备了取证和认定的技术手段,在两个间隔很短,不同的时间点拍两张照片,证明第一个说明你的车在运动,第二个你持续在收发短信、打电话,这样的情况就可以认定为分心驾驶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罚款200元、扣3分。”监控设备清晰识别驾驶员开车打电话 交管局科信处民警张学磊介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比群众之前比较关注的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这种常见的分心驾驶行为,观看电视、长时间操作手机软件等行为也属于分心驾驶的违法行为,同样会进行重点整治。张学磊: “分心驾驶处罚分两类,第一类就是明确是接打电话的;第二类是妨碍安全驾驶,包括观看手机视频、操作手机软件、看车载屏,还有收发短信这些行为,都是妨碍到安全驾驶,也进行抓拍。前期我们对设备的高清识别这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进行了优化。” 监控设备清晰识别驾驶员开车看手机 市民刘先生承认,直到自己开车打电话被处罚了,才真正认识到分心驾驶的危险。 刘先生“因为之前没有把驾车打电话这种事儿想得太严重,还是没有这种意识。被罚了那次之后,我觉得有点就是‘唉呀,真拍啊’。因为拍我这个地方有点意外,它不是新增的摄像头,这个探头一直就在,而且设备从外观看已经很旧了,它只是功能上的升级。但是说把我开车打电话拍到了,确实没有感到太意外。就是当时看到照片,是我自己这个手势,这个姿势(拿着电话),还插着充电线,非常清楚。”
人工审核,可以申诉在交管局科信处,有多名民警对非现场拍摄的图片进行最后审核,通过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司机在观看手机上的视频和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张学磊:“ 审核流程进行两次人工筛选审核,对执法取证图片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还有完整性进行审核确认。去年以来,分心驾驶非现场处罚违法特征比较明显的开车接打电话的处罚较多,然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比如观看手机视频、操作手机软件也有相应的处罚。” 对分心驾驶处罚有异议可在交管12123申诉 驾驶员如果对于由监控摄像头拍摄下来的非现场违法有异议,可以通过交管12123进行线上申诉。交管局为民服务中心民警冯振介绍,在处理违法业务里,点击违法详情,可以查看具体的违法图片和信息,界面下方有一个交通违法消除申请的选项,其中申诉原因里有8类系统选项,可以根据相应的提示进行申诉。 8类申诉原因 冯振:“如果您的申诉原因和这8类不太一致的话,可以自己描述申诉原因的情形,上传几张照片作为补充证据,后台会在5个工作日之内对申诉进行审核。需要注意一点,这个违法消除申请,同一个违法只能申请一次,如果驳回,对处理结果还是有异议,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证据,到违法发生地的交通队执法站现场申诉。” 北京交警为民服务中心 请把生命安全抓在自己手中开车看微信、打电话、调导航,甚至刷视频,这样的行为并不鲜见,正是这种思想上的一念之差、行为上的不以为然,甚至习以为常的举动,让自己陷入巨大的危险。交管部门执法严管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而是在推动更多驾驶人提高安全行车的意识,更好地守护道路交通安全。不少驾驶人表示,自从知道开车打电话会被处罚后,已经在有意识调整改变自己的驾驶习惯。 “比较重要的事我也不希望边开车边说,因为车开不好,其实这个很重要的事情也解决不好。所以我觉得还不如说一下‘我正在开车’,大家都能理解。” “可能在之前大家会明白这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但是可能不会那么自律去约束自己。但是有一个明确的处罚就会好一些。我还算是比较注意,很急的事情也大多数时候会先靠边停车。” “之前确实是有侥幸心理,被拍罚了之后,现在真的是操作手机、接打电话等方面都规范了。出门需要导航就先设置好,戴上耳机。” 除了使用手机相关的分心情况,开车时驾驶人捡拾物品、饮水进食等动作,也会导致手离开方向盘,视线、注意力从前方路面转移,忽略对路况的观察和对车辆的操控,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镇胜表示,分心驾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是完全可以主观避免的一种情况。究其原因,驾驶人安全知识不足、规则意识不强,没能把尊重生命与敬畏法规根植于心、外化于行。于是,在道路上不以为意、心存侥幸、盲目自信,没有从内心把生命安全牢牢守护在自己手中。 素材来源:1039调查团、北京交警